浅谈新媒体的特点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2017-04-10
最近一部反腐题材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在网友热议声中火了起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剧集中这样的一幕:拆迁队假冒公安民警强拆大风厂,大风厂工人拿着手机将现场画面进行直播。
大风厂意外失火的画面,一瞬间通过网络传遍全国的各大网站,甚至流传到了境外。然而,直播画面并没有解释大风厂失火事件的来龙去脉,就有国外媒体肆意夸大事件的恶劣性,将大风厂失火说成京州市发生大火。
新媒体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虽然,这是电视剧里面展现情节,但是这一幕体现也了新媒体的几大特点。新媒体得益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通过手机客户端,任何一个新闻事件可以在短短几秒钟内在人群中传播开来;任何一个人,只要手机能够登录网络,当时新闻在身边发生时,亲历者就有可能成为新闻事件的播报者。由此可见,新媒体相对传统媒体来说,有着无可比拟的时效性和灵活性,公众可以第一时间获得新闻资讯。
如果说时效性是新媒体的优势,那么普遍的自由和开放性就是新媒体的一种缺陷。新媒体不再拘泥于传统媒体,某些突发新闻有可能在媒体记者赶来前就已经被当事人或者亲历者通过网络播报出来。人人都能够通过网络传播新闻,也可以随意评论和转发新闻事件,以前只有媒体能够做的事情,现在普通百姓也能够做到一部分,有的人希望通过调查寻找事件真相,有的人别有用心,利用舆论煽风点火,造谣生事,谋取利益。
最近网上所曝光的新闻事件实在太多,从“辱母案”到“泸州太伏中学事件”,给大家一种每天我国各类刑事民事案件频发的感觉。由于新媒体提升了公众在新闻传播中的参与能力,于是代表不同立场的言论层出不穷,也有居心叵测的人造谣生事,弄得谣言四起,导致公众一时间很难看清新闻事件的真相。
以前,专业媒体和官方独霸新闻事件的传播和评论权利时,我们总认为他们会有所隐瞒。现在人人都有传播和评论的权利,面对众多版本的事件“真相”,我们依然只能当一名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在新闻事件的舆论声中站队,试图了解事件真相。所以,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中,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被人利用。